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 disease,AD)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,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,起病隐袭,病程呈慢性进行性,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、认知功能障碍、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。此病可并发抑郁症、焦虑症、精神病等。其病变可累及神经、运动、泌尿等多个系统,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自理能力,对家庭造成较大影响,严重影响社交、职业与生活能力。
数据显示,我国有1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人数已居世界第一。由于很多人对阿尔茨海默病认识不足,导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与治疗率非常低。阿尔茨海默病对患者、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疾病负担。
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应树立的观念是,尽管现有的诊疗手段只能延缓病情的进展,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。近期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》提出:
形成健康生活方式。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,健康饮食,戒烟限酒,多学习,多用脑,多参加社交活动,保持乐观的心态,避免与社会隔离。
降低患病风险。中年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卒中、抑郁症、听力损失、有痴呆症家族史者,更应当控制体重,矫正听力,保持健康血压、胆固醇和血糖水平。
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。包括: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;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;对所处的时间、地点判断混乱;说话、书写困难;变得不爱社交,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;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,等等。
及时就医。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,家人应当及时陪同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、神经内科、精神/心理科、记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。
积极治疗。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,减少并发症,提高生活质量,减轻照护人员负担。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开展感官刺激、身体和智能锻炼、音乐疗法、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。
做好家庭照护。家人掌握沟通技巧、照护技能以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,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而不包办,有助于维持患者现有功能。应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,佩戴防走失设备,预防伤害,防止走失。
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。注重情感支持,不伤其自尊心,沟通时态度和蔼,不轻易否定其要求。尊重患者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尽可能给予患者自主自由。
关爱照护人员。患者的照护人员身心压力大,要向照护人员提供专业照护培训和支持服务,维护照护人员身心健康。
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。加强社会宣传,减少对患者的歧视,关爱患者及其家庭,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