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口人才网
海口网站建设
网站首页 >> 家政服务 >> 文章内容

月薪上万的家政服务人员,辛苦只有自己知道

      [日期:2019-11-21]   来源:成都全攻略  作者:成都全攻略   阅读:3542次

家政

 “为了娃儿,这点苦不来头。”

“虽然累嘛,但做起活路心头踏实些。”


“妹儿,来人了,先不说了...”

为谋得更好的出路和报酬,每年数以千计的中年妇女,选择离开农村来到成都,从事着同样的一份工作——家政。

她们自嘲自己没啥文化,只能做诸如此类出卖体力的工作,以前是,现在同样如此。


面对家政愈加“供过于求”的市场环境,年近半百的年纪里,她们和所有蓉漂一样,对现实困惑,对未来迷茫...

成都“家政一条街”,每天都在上演生存战

“各行各业或许都有份难诉的苦,家政也不例外。”
在成都,有条名为过街楼街的老巷子,老成都人都亲切地唤其「家政一条街」。

一走进这里,大大小小数十家家政服务中介的店门口还有街面上,塞满了正在等工作的中年妇女。

“找人哇”、“要人不”、“给好多钱嘛”,热闹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人才市场。


上一秒还在和旁人说笑打趣,下一秒就向有雇主模样的人靠拢。

遇到已经和人聊上了的,也不影响在旁边念叨上几句“你想招啥子哇”。

务工远远多于召工,家政一条街时刻弥漫着隐形的硝烟。


近几年,这一行业看似吃香的背后,实则走了不少人。或是因为钱不如想的多,或是因为活路干起来累...

而这场生存战中,那些能够坚守下来的阿姨们,柔弱外表下大多藏着一颗强大的心,在支撑着她们没有提前离场。


这次,我们对话了3位家政工作者,现在想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分享给你。

我这辈子吃的苦,大多是为了不拖累孩子

“有时候觉得还是多对不起屋头人的,留下老人和娃儿在老家,自己出来打拼。”


“10元一晚就只有个床,刚开始没找到活路的时候都将就睡过。”

蓉漂务工最大的难题就是住宿,在这方面冯阿姨吃了不少苦。

早先到这的时候,为了能更快接到活,大多数阿姨都会选择住在家政旁边,一个甚至都称不上“旅馆”的地方。

这样但凡是有雇主来了,自己也能很快顶上,签了合同就走。

时间就是金钱,每一分每一秒她们都紧紧攥在手里。


“每天提着大包小包从这里路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每一个都做好随时去别个屋头的准备。”

漂泊在外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。

 



这份不算稳定的工作,起初出来做也并不被她们的家人看好。

至于这么多年,还能坚持从事这一行的原因,阿姨们有着几乎一致的理由。

“从农村出来活路不好找,辛是辛苦点,但钱还算过得去。再加上做起也习惯了,能给娃娃减轻点负担,自己也存个养老钱,也不至于拖累他们。”


说起自己的儿,冯阿姨满脸都是幸福。这些年来,儿子很懂事没让自己操心,现在出息了也成了家,就是她内心最大的慰藉。

“现在孙孙越来越大,还没抱得了几次,一年就回去这么几盘,每回都要变个样,怕他认不到我这个奶奶了。”

走向无数个陌生家庭的时候,她们义无反顾,但面对自己的家庭她们却抱有太多遗憾。

为了钱,我“骗了”那个把我当女儿的老人

“每回出去别人问我是不是她的女子,她都说是。”


白阿姨的上一位雇主,这条街上但凡听到说过的,个个都很羡慕。

但对于白阿姨自己而言,当初在钱与情面前,她选择了前者,一切就都成了过去式。

“21号我才去看了她,买了根围巾,是婆婆最喜欢的红色。走的时候,婆婆坐着轮椅还坚持送我,我都不敢回头看...”

白阿姨运气很好,刚进这一行就遇到了这户好人家。两人之间的相处,用她本人的话来讲就是“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是来帮人的”,但这也成了她心中一直放不下的结。


听到说这儿工资待遇好,几个月前白阿姨辞掉手头的工作来了家政一条街。

“当时走还编了个理由,说要回去照顾老父亲,结果婆婆还安慰我,喊我不要担心,等照顾好了再回来做。”


这位雇主婆婆今年97岁,是火车北站铁路局退休下来的会计师,白阿姨在这户人家虽然只待了一年,但所有人待她就像亲人。

“婆婆40岁左右的时候,老伴就去世了,个人拉扯大五个娃娃,现在呢也不想麻烦就一个人在住”,聊到这,白阿姨有些哽咽,“婆婆12月房租就要到期了,还专门打电话通知我,怕我回去找不到。”


对于当初的决定,白阿姨直到现在也后悔不已。几个月前,她接到新的活,但待了三天就走了人。

“他们就把你当成佣人,剩饭剩菜都不得拿给你吃,只有白面。”这是她对第二家雇主的评价。

大千世界有好有坏,对于白阿姨而言就算如此,做这一行快乐还是占大多数。


钱固然重要,遇上好人家的时候也总是能温暖不少。劳力与收入在这一行未必成正比,更何况是将心比心的感情。

“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回去做了,感觉对这家人有愧。”

走之前她和我们提起,她和婆婆有个约定。等婆婆100岁生日的时候,她会买个大蛋糕去给她庆祝。

 


这个心愿,她和婆婆都很期待。

哪儿有啥子月薪上万,就拿3000不到的工资


“你们这些娃儿,根本都不懂。”


14年就从遂宁来到成都打工,谈起这五年以来的从业经历,张阿姨有太多感慨。

“早先的时候工资只有1800元,人少活儿来的快也好做,现在想赚钱都能吃得苦,你说哪个比得上哪个哇。”


张阿姨的上一个雇主,是一位生活无法自理的帕金森病人。

从一日三餐到生活起居,她需要每天24小时寸步不离守在老人身边。

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,加之身体不佳,老人脾气古怪经常情绪波动很大,张阿姨稍不注意就会引来老人和家人无限放大的指责,为此仅有3000左右的工资也常被克扣。


“就说起夜嘛,他想解大手,我嘛就在门后头等他上再说给他搽屁股,结果他还是在子女面前批评我不对,说没在里头把他守都起。”

来了成都这么多年,那段日子对于张阿姨来说是最遭罪的一段记忆。好在的是,她仍能看得很开。

“我嘛40还是年轻,这些事也不想放在心上,想赚钱都不容易,还是忍得下来。”

 


月薪上万是张阿姨羡慕不来的梦,她能做好的只有珍惜眼前。

再过10年,这条街上的人可能越来越少

“照顾他们变老的同时,我们也在变老。”


“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有些人忙工作没得时间,就把老人往养老院里头送,几千块钱啥子都给你包完。”

行情在变化,随之改变的就是这些阿姨们的命运。

“再过几年实在说不好做,加上年纪也大了,也只好回去务农了。”


眼高附近高楼起,这条街上,来了又走的故事,每天都在发生。

十年后,或许阿姨们都走了那条返乡的退路,但心中仍旧会放不下这群需要被照顾的老人。


“儿女经常来看还好,有时候太长时间见不到,老的心情还是不舒服。我们喃最多就是照顾,但是填补不到她们内心头真正需要的。”

除了陪伴,这些老人感情上的空缺,她们始终无法代替作为儿女的位置。

傍晚五点半,余晖透过老旧的楼房照耀着过街楼街的每一个角落。快结束访问时,巷弄里,仍然还有许多阿姨们等着雇主的到来。


这些阿姨们,和你我一样,在成都默默地平凡而努力着。又有些许不同,他们的时间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。

对雇主和家政工作者来说,或许永远都隔着一条歧视链。但“阿姨们”在等待被选择的人生里,也绝对掌握着自己的主动权。

能够亲密无间去照顾一个陌生人,并非易事,希望你我都可以再多些理解。
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