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妈产后如何科学坐月子?
在我国,有这么一种传统习俗,孕妈妈在分娩后往往需要调养身心,恢复体力和心理健康,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0天,民间称之为“坐月子”,医学上称之为“产褥期”(42-56天),即从产妇分娩结束到生殖器官恢复至非妊娠状态的一段时间。可见,坐月子对于女性产后康复是极其重要的。因此有人说,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发育,若能好好调理,妈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甚至会比孕前更健康,更美丽。
那么,产后如何科学坐月子呢?
休息及体位
生产后,妈妈往往因体力消耗过多而浑身疲惫,因此,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。否则次日起易因哺乳时间无规律等引起更加困乏等不适。
休息时应注意保持与宝宝作息时间尽可能一致,且要保证每天有8至9小时的睡眠时间。休息期间或睡觉醒来后,应(经常)变换卧床姿势,避免长时间仰卧,有利于恶露排出。有会阴伤口的,应多向伤口的对侧保持卧位或坐位,以免恶露浸及伤口,影响愈合。
休养环境
影响休养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卫生情况、室内温度和声音分贝率等。因此,家中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:
1、保持家中卫生清洁干净,家具摆放合理,衣物特别是妈妈和宝宝常用的必需品应做到摆放整齐,方便获取和使用。
2、妈妈产后多汗,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,皮肤调温能力差,应特别注意室内温度和空气流大小,不可让空调、风扇或自然风直接吹到妈妈和宝宝。控制室内适宜温度为22-24℃,湿度为50-55%,保持衣着保温适度,防止着凉或中暑。注意室内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。
3、有条件的家庭可安装隔音玻璃窗,减少外部噪音给妈妈和宝宝造成干扰。
个人卫生
一些人认为产后身体虚弱,坐月子期间不可以碰水,不能洗头洗澡。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。产后多汗多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并不是病态虚弱。除每天按时消毒会阴伤口,保持清洁干爽外,产后第二天起应正常刷牙漱口、梳头、洗头发和洗澡,穿宽松吸汗的内衣裤并勤换勤洗,及时更换卫生巾和护垫,床上用品也应勤洗暴晒。
心理
脆弱的心理与产后生理变化,经济能力、家庭关系等客观因素影响密切相关。若不平衡好这些影响因素,长期循环出现令妈妈心理压力过大、不知所措或失望等情形,便可能导致产后抑抑郁症的发生。因此,丈夫应尽早确立和适应父亲角色,尽责任帮助妻子照顾好婴儿,完成力所能及的事。处理好家庭关系,保持家庭和睦,营造快乐氛围,理解、关心和体谅妻子。同时,妈妈应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,学会自我调节,控制情绪,保持乐观心态。
饮食
产后即要恢复体力,又要保证有充足乳汁给孩子哺乳,故而饮食尤其重要。起初可制作一些松软可口,易消化吸收的汤类食物,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行补充营养,不宜快速进补。注意食物品种的合理搭配和质量安全。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,保证食物多样化,同时要注意多吃果蔬防止便秘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哺乳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和辛辣温燥食物,禁食大麦及其制品,不宜吸烟喝酒、不宜饮茶咖啡,吃巧克力等。
活动
产后活动可加快恶露排出,促进子宫收缩复原,加速伤口愈合,有利于产后大小便通畅,防止静脉血栓形成。
对于顺产来说,应在6-12小时后下床活动,剖宫产的应在术后24小时后开始床边活动。第一次下床时应有人陪伴或搀扶,缓慢起身,可减少拉扯疼痛,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摔倒等意外事件发生。
产后第一天亦可以从简单的盆底肌收缩、脚踩踏板运动开始锻炼。三天后,还可根据身体适应情况增加腹部肌肉收缩等运动方式。一周后可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侧方位弯腰,抬腿的塑身运动。